没说完的话,被徐放打断:“晓雨,你说的那些事情,确实是现实的问题,我们应该正面它,但就算是这样,我还是想坚持,想试试,我相信我自己的感觉,我喜欢从前的你,也喜欢现在的你,也会喜欢未来,如现在一样努力的你,因为在我心里,你从来没有变,如今的你和从前的你,都是我心里和记忆里的模样。如果你不现在不接受,我没关系,我等了三年,也可以再等下一个三年。”
严晓雨愣愣站在门口,竟半晌也说不出话来。
最后的这天,徐放也没有进入严晓雨的出租屋里坐坐。
他来看了严晓雨,确认她没事之后,没多久便离开了。
逢年过节的时候,恰好是走亲戚的时候,村里关于严晓雨想去读研究生的传言也不少。
跟严母一般年纪辈分的人,确实不能理解严晓雨,言辞之间也都是不赞成,倒是回来过年的年轻人们,大多数比较能理解严晓雨的想法,表示出了支持。
历经过社会的磨砺和毒打之后,才会越发想念校园的生活。
经历过学历低的社会歧视之后,才会明白,应有一个高的学历,能给人生增值多少。
至于父辈或者老一辈一些批判性的话,诸如说,严晓雨不补贴家用,给弟弟盖房子,或者说她这么大年纪了还去读书,毕业都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这样的话,乔初染管不住别人的嘴,只能在听到的时候,说几句。
上一代人的思想难以改变,更不能理解严晓雨的决定,乔初染知道,很难去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
需要改变的是她这一代,以及下一代,代代传承,总会变得更好。
但随着乔初染和一些赞同这件事年轻人的劝道和不同的看法,年轻一辈和老一辈之间激烈的思想碰撞,倒也产生了一些效果。
至少,反对和说严晓雨不是的声音,也越来越小了。
甚至,还有一些年轻一些的父辈人,开始劝说严家父母,不要这么反对。
反正儿女的决定,将来后不后悔,都是孩子的事情,如今她既然有这样的本事,你却要阻止她去做,将来过得不顺了,反倒也会回来怪罪父母。
这道理,虽有些强词夺理的成分,倒也渐渐劝住了严家父母。
两人干脆也不管严晓雨了,让她自己去折腾,但家里也不会给她提供什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