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应天府是京城,难道没有军队防守和巡逻吗?
自然是有的,哪怕是朝廷派出禁军增援杭州,应天府中依旧还有不下一万守军。
按理说,如今北伐已有成效,应天府已经俨然成为了后方。
一万守军,如果集中起来,应对突发情况,可绰绰有余。
可惜的是,由于禁军调出,王翊、冒襄等人认为防守的重点,应该是各处城门,所以,将城中兵力尽调往了城门处。
一万人分到各处城门,其实力量就散了。
回援不可能及时,因为调兵令已经无法出皇城。
而城中巡逻的小股兵力,根本无法应对如此规模的叛军冲击。
天色亮起时,三股叛军已经包围了皇城,皇城坚固,且有前车之鉴,守备森严。
叛军因是仓促聚集的草台班子,无攻城重火器,一时间也无法逾雷池一步。
于是,叛军开始扫荡全城,并对各处城门的守军进行逐一击破。
城门防守的准备,由来是向城外的,城墙上的炮口,那也是冲着城外的。
短时间内想调头,绝非易事。
所以,守军虽然居高临下,奈何兵力远逊于叛军,被逐一击破。
局势一团混乱。
好在因正值时事艰难,王翊、冒襄等众阁臣皆在皇城中漏夜商议、值星,否则,怕一夜之间,建兴朝内阁诸臣,就会被叛军一锅端了。
可皇城一隅之地,陷入叛军重重包围,若无救援,被破只是早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