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源长在堂屋喝茶,他等着与艾婆婆见面聊聊,能有机会接触真正的过阴人,他当然不愿错过。
小半个时辰过去,用过肉粥恢复些精神的艾婆婆从卧房走出,其年约五旬,身板硬朗,新换了出客衣服,除却脸色有些病态虚白,稍显憔悴外,一切如常。
见礼感谢一番,落坐之后,艾婆婆吩咐儿子、儿媳回西屋去歇息。
她与徐道长有些事情要聊。
常年帮人过阴问事的艾婆婆,相较普通村民乡人,多出几分不同的见识,善于交谈,再三感谢救命之恩,将一个青布包放到徐道长面前的桌上,说是略表酬谢。
徐源长观看布包形状,上手摁了摁,是书册硬物,他颇有些好奇地当面解开布包。
里面除了一颗碎银和三十三枚铜钱,摆着一册稍有残缺的古籍。
封皮上写着五个古文“玉字”。
“竟然是《洞神浮华经》?”
徐源长没料想到会有如此意外收获,他翻阅过的典籍中,对此书偶有提及,是一册能“消灾祈福、厌劾鬼神”的神道秘笈。
翻开来扉页上用“玉字”写着:“洞神书者,精一不离,实守本根,与阴阳合,与神同门。浮华事者,离本已远,错乱不可常用,时时可记,故名浮华也。”
修行界的文字演变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虫书云篆,金文玉字”,以及现行的通文。
通文已经流行八百年之久,和玉字之间有不少相通之处。
徐源长翻得书多了,大部分玉字能认,相较玉字更古老的“金文”和“云篆”,他能认得几个简单的,至于极少见的虫书,这世上能辨认的人不多。
翻看几页,里面记载着请神、劾鬼、镇邪、用煞等冷僻法门,徐源长已经能够判断这是一本真迹神道经书。
“艾婆婆,您是不准备当神婆,金盆洗手了?”
徐源长看向对面老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