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什么也回答不了,她既无法痛快倾诉让家人与自己一起背负痛苦,也根本压抑不住心里的悲苦再去粉饰太平。
到头来那从鼻腔里溢出的一个“嗯”字已经是她所能给出的唯一答复。
季母隔着电话并不知道她正在经历怎样的一种挣扎与痛苦,依旧慈爱地谆谆嘱咐道:“岫岫如果以后入冬还觉着冷一定要跟妈说,妈最近买了许多丝绵兜可以再拉两床新被絮……”
说到最近新收的丝绵兜,话筒那一头季母的声音里便带上了些欢欣笑意,与季岫细细说起了这事。
原来季母前两天出去进货,遇到一个临镇来的小货商,两人等仓库放货时便在一起闲聊了几句,正巧说到最近天气要降温,那小货商便道,他家里闺女原是在市里开了店专门订做蚕丝被的,奈何市里租金贵,人工费用也高,加之近年养蚕人少了收丝绵兜的成本也逐年飙升,便不愿
再在市里开店了,家里于是便积陈了许多丝绵兜不知该如何处理。
说到这里那小货商便也顺口问起季母是否需要买些回去做被子,若需要的话倒是可以便宜卖给她。
季母自然是有兴趣的,一打听那价格也确实出乎意料地低,但正因为太实惠季母反倒是犹豫起来,她不愿凭白占了人家便宜,又出于多年社会上摸爬打滚的经验,总觉得天上没有白掉馅饼的事。
那小货商见季母目露犹疑便对她道,之所以积陈下来是因为丝绵兜买回去还要自己找人拉扯成絮再一片片铺展开做被絮,很少有人愿意花这个功夫,还不如买现成的。他家便想着与其把这些丝绵兜积着以后作旧,还不如价格低廉些给邻里实惠,不过邻里需要的人也不多,这不正好遇上她便顺道一问,她若需要也是两厢便宜。
两人于是便互留了电话,第二日那小货商便联系了季母,他正好要来这边送货,也就顺道带着丝绵兜过来让她亲自过一下眼。
季母见小货商为人热情而丝绵兜的蚕丝质量确实又不错,便从他那里购入了十数斤,正好可以拉扯两三床厚实的蚕丝被出来。
季母并非是那种贪小之人,但如果生活中正好机缘巧合碰上些好事儿,她也还是会忍不住流露出些属于市井百姓的小确幸。
季岫听着那话筒里传来的声音,能想象地出此刻洋溢在季母脸上的满足笑容。
她的嘴角也不由跟着弯了起来,普通百姓的幸福就是这样简单,生活中的一点意外之喜便足够令她们开怀,就像冬日连续十天半个月的阴霾后,乍一见太阳心情就仿佛已经回到了夏日。
可是……这样看似巧合的好事真的会发生吗?
季岫的嘴角依旧弯着,眼睛里却沉甸甸一片。那小货商的说辞看似毫无问题,实际却是漏洞百出。
先不说他家闺女原本便是做蚕丝被生意的,手头再怎样都该有几个相熟的客人或是拿货的厂家,最不济也肯定有些同行,怎么会落到丝绵兜积陈在家无人问津以至于见人便抛售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