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官吏们来来往往,十几个书吏在奋笔疾书。[][].[23][x].[]魏师爷坐在一边扇着扇子看文书,不时偷眼瞅着里屋。
里间,徐庆堂叫来徐灏,说道:“听闻你下面有个寡母带着求学的儿子,姓谷,可否真有此事?”
徐灏点头道:“是有这么一家人,乃是随二嫂娘家妹妹玄红一起打辽东迁来的。”
“嗯!”徐庆堂说道:“寡妇家供养读书人不容易,你不是有名的急公好义么?”
“是!儿子知道了。”徐灏心里纳闷,怎么便宜老爸知道了谷家?赶紧招来李冬,吩咐道:“今后谷家按照师爷的标准,每月发给一份钱粮,逢年过节也要有节礼。”
“很好。”徐庆堂满意的笑了,继而说道:“叫你来另有一件大事,你可知道你远在九江的姑妈么?”
徐灏顿时满头雾水,这就是亲戚多如狗的麻烦了,徐家这边是大族,母亲那边也是大族,谁知道你们上一代人怎么回事?都与谁亲善?甚至小时候不算亲密,年纪大了反而念起了亲情,动辄姑妈姨妈的,还不是直系亲戚,头疼。
又不好直接说不知道,也不能说一点都不清楚,徐灏只能皱眉苦思,九江?九江那边还有姑妈?
徐庆堂有些不高兴了,你小子怎么身为人子的?连自家的姑妈都不晓得?好在也知道自己平日几乎没提过这茬,不能一味苛责儿子。
“这得从头说起了。”徐庆堂微微一叹,整个人瞬间陷入了回忆中,都不带酝酿的。徐灏苦着脸,规规矩矩的站在一边听起了故事。
魏师爷等人不由得暗暗偷笑,威风八面的徐三爷,在老爷面前可就一点威风不起来了。
原来这位姑妈是徐庆堂的堂姐,岁数比故世的徐皇后还大一些。早年徐达一家子并不富裕,可以说是苦大仇深的穷苦百姓,而那堂姐的父亲却是元朝的官员,乃是徐族中一等一的富贵人家。
小时候家里穷,堂姐时常接济老太君,对徐庆堂兄弟几个非常好,倒是徐达年纪轻轻即立志反元,因此与堂姐的父亲势同水火,两家从来不来往。
受人之恩,故此徐庆堂很感激这位堂姐。但是堂姐后来嫁给了九江官宦人家,远在南方。姐夫姓芩,大明立国后,徐庆堂碍于徐达,便偷偷摸摸的与堂姐书信往来,而堂姐也从未进过京。
如今,上辈人都不在了,堂姐死了丈夫,膝下只有一子名叫芩玉峰。据说生得天资俊雅,秉性温良,事母至孝,并且文韬武略都不错。时常自诩“大丈夫当文武兼备,岂可只效寻章摘句而已?”
他父亲做官时很清廉,因查出所属县令侯杰贪赃枉法,据实弹劾此人。不料侯杰背后有靠山。反诬陷芩公贪赃枉断,陷害忠良,此案一度闹得纠缠不清。所幸那时候朝廷几乎没有官了,朱元璋杀人杀到手软,因证据不足,侯杰重罪减轻,贬了官职发配海南,芩公也背了处分。
芩公有感于仕途危险,本身的性格也不喜欢做官,没多久告病致仕。